中医七情与心理康复
中医上将人的情绪分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即为七情。这七种情绪是人类正常的心理现象。而七情太过或不及时,都会影响人的心理以及心理的康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则明确指出:“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的理论,说明无节制的暴喜暴怒或持续喜怒都将影响五脏的生理功能,虽然七情所伤各有侧重,终归影响到人的心理康复,甚至导致心理疾病。
中医学非常重视七情治心理疾病,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种主要的常用中医心理防治方法。
1.注意转移法
就是把患者的注意力从疾病上转移到其它方面去,以减轻病情或转向痊愈。如 《续名医类案》记一例说:大夫遇到一女子,臂膀伸直不能收缩回来, 大夫让她的母亲裸身单裙中,爬到女儿身上后,随即脱掉裙子,说完这个方法后,大夫便扬长而去了。而这个患病的女子听到这样的方法便羞愧的不行,不能收缩的臂膀又和平时一样自如了。这个案例便很好的说明了转移注意力是调控七情、防治疾病行之有效的方法。
2.说理开导法
《灵枢·师传》指出:“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致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即向患者指出疾病的利害攸关,告之要及时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教给自我调理的方法,帮助解除紧张、恐惧、消极的情绪和心理,使患者不为疾病所惊恐,从而达到防治的目的,这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支持性心理治疗。《续名医类案》记卢不运治沈君鱼一类就很典型,说沈君鱼终日畏死,又信巫不信医,但病情不见减轻,于是请卢诊治。卢一边开方给药,一面说理开导,解释,沈的恐惧心理略有好转,但第二天沈又去找卢说:“卜卦者说十日当死,恐惧更深而不敢独睡。”卢就先“留宿宅中,大壮起胆,又带着登山,并进一步开导,使沈也细心研究性命之源”。当沈明白人为什么有生有死的道理时,恐惧心理消除了,情绪高昂,病也就不药而愈。可见,心理开导对接触患者的恐惧感,树立信心在防治疾病中有极大的益处。
3.以疑释疑法
此法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解释性心理治疗,就是根据病人存在的思想疑虑,通过一定的方法,解除患者不必要的抑郁、忧虑等心理负担,恢复健康,如张介宾《类经》载的一病例:“王中阳治一妇,疑其夫有外好,因病失心狂感,虽投药稍愈,始水脱然,乃阴令人详言某妇肇死,殊为可怜,患者忻然,由是遂愈。”
4以情胜情法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说:“喜伤心、悲胜喜、怒伤肝、悲胜怒.”⋯⋯。后世张于和更富独刨地说:“悲可以治怒,以怆恻苦楚之言感之;喜可治悲,以虚浪戏狎之言娱之;恐可以胜喜,以悲惧死亡之言怖之;怒因可以治思,议侮辱其罔之事触之;思可以治恐,以虑彼志此之言夺之。凡此五者,必诡诈谲怪、无所不至,然后可以动人耳目,易人视听。”这种以情胜情,以情治情的治疗方法的运用,在中医学的案例是较多的,如《儒门事亲》记一个恐胜喜的病例说:“昔庄先生治一人以喜乐至极而病者,庄切其脉,为之失声。佯曰:吾取药去,数日更不来,病者悲戚,辞其亲友曰:吾不久矣。庄知其将愈,慰之。说其故,庄引《素问》曰:惧胜喜”。
5.导引行气法
《灵枢·官能》说:“缓节柔筋而心气调和者,可使导引行气。”意在全身肌肉关节放松,再把神志、意识、意念等调和到最佳状态,排除一切杂念时,就可以导引全身的内气(真气)按照本身运动规律,旺盛有利的运行,达到“疗未患之患、通不和之气。”按现代的观念来看,导引行气的主要内容是气功,通过调身、调息、调心三个过程,使思想集中,排除杂念,达到高度安静的境界,做到身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从而调控自已的意识、情感、思维和精神状态,然后再调控人体内部的生理功能,恢复正常的升降出入,使人体气血旺盛、畅行无阻以达键康目的。此法,相当于现代的松弛暗示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