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喝对“水”了吗?
生命五要素,吃喝拉撒睡。这其中的喝,说的就是喝水。对于人体来说,喝水的意义不仅限于解渴,而是保证生理功能正常运转的关键。因此,喝水并非一件可忽略的小事。
“人每天要喝8 杯水”,很多人都在传这句话,几乎人人皆知。其实这句话,本意是告诉人们喝水的重要性,是要大家别忽略了给身体补水。但是我们必须知道,这并不是一个正确的说法。
>>>>
我们知道,人体每天都要失去不少水分,如经过呼吸道呼出水分,经过大小便排出水分,经过皮肤蒸发水分等。成人每天失去的水分平均是2500 毫升。如果按1 杯300 毫升计算,大约就是8 杯。
>>>>
由于身体在物质代谢过程中可以产生内源性的水大约300 毫升,所以人体每天需要从外界获取大约2200 毫升的水,以维持身体水的平衡。需要注意的是,这2200 毫升的水可不都需要喝进去;一般饮水只占50%,也就是1100 毫升,大约4 杯。另外的50% 可以从食物含有的水和内源性的水获得。
可见我们每天只需要喝4 杯水,而不是8 杯水。一些人,甚至包括少数健康教育者,他们一不小心,把人体每天大约8 杯水的摄入总量,误读或误讲成每天要喝8 杯水了。
>>>>
8 杯液体是指“大多数健康成年人”的平均需要,而不是针对所有人,不包括小儿,也不包括一些特别的患者。不是所有的人都需要相同量的水。即使是健康人,有的人需要多一些的水,因为他们的身体对水的处理力量很强;有的人需要少一些的水,因为他们的身体对水的处理能力很弱。
至于那些生了病的人,那些水肿或水潴留患者,那些由于心、肺或肾功能不全而导致身体排水能力下降,身体的水负荷偏大的患者,他们更应该根据自己身体的具体状况调整每日的饮水量,不要被每天喝8 杯水的说法误导了。
>>>>
第一种是晋代养生家葛洪的观点。葛洪说“不饥勿强食,不渴勿强饮。”意思是说,人如果不觉得饥饿,就不要勉强进食;如果不觉得口渴,就不要勉强饮水。
按照中医学的观点,人体之所以不接受饮水,通常是因为身体里面存在太多的水湿,或者身体的阳气不足,体内有寒气。中医学的这种看法提示我们,口渴或者口不渴,不仅与身体缺不缺水有关,而且还可能存在另外的机理。“不渴强饮”不仅会改变身体里的水分,而且对身体的其它方面可能会有不利影响。
>>>>
第二种主张是元代饮食养生专家忽思慧在食疗专著《饮膳正要》中说:“先饥而食,食勿令饱;先渴而饮,饮勿令过。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意思是说,人们应该在还没有感到饥饿的时候就进食,但是记住不要吃过饱了;人们应该在还没有感到口渴的时候就饮水,但是记住不要喝得太多了。
吃饭以少吃多餐为好,不要一顿吃得太多。其实他这里接下来还应该有下一句,这就是饮水以少量多次为宜,不要一次喝得太多。忽思慧“先渴而饮”的主张与现代健康教育家的观点是一致的。
一天要喝8杯水吗?
“人每天要喝8 杯水”,很多人都在传这句话,几乎人人皆知。其实这句话,本意是告诉人们喝水的重要性,是要大家别忽略了给身体补水。但是我们必须知道,这并不是一个正确的说法。
>>>>
8杯水到底是多少?
我们知道,人体每天都要失去不少水分,如经过呼吸道呼出水分,经过大小便排出水分,经过皮肤蒸发水分等。成人每天失去的水分平均是2500 毫升。如果按1 杯300 毫升计算,大约就是8 杯。
>>>>
一天要喝多少水?
由于身体在物质代谢过程中可以产生内源性的水大约300 毫升,所以人体每天需要从外界获取大约2200 毫升的水,以维持身体水的平衡。需要注意的是,这2200 毫升的水可不都需要喝进去;一般饮水只占50%,也就是1100 毫升,大约4 杯。另外的50% 可以从食物含有的水和内源性的水获得。
可见我们每天只需要喝4 杯水,而不是8 杯水。一些人,甚至包括少数健康教育者,他们一不小心,把人体每天大约8 杯水的摄入总量,误读或误讲成每天要喝8 杯水了。
>>>>
每个人的摄入量都一样吗?
8 杯液体是指“大多数健康成年人”的平均需要,而不是针对所有人,不包括小儿,也不包括一些特别的患者。不是所有的人都需要相同量的水。即使是健康人,有的人需要多一些的水,因为他们的身体对水的处理力量很强;有的人需要少一些的水,因为他们的身体对水的处理能力很弱。
至于那些生了病的人,那些水肿或水潴留患者,那些由于心、肺或肾功能不全而导致身体排水能力下降,身体的水负荷偏大的患者,他们更应该根据自己身体的具体状况调整每日的饮水量,不要被每天喝8 杯水的说法误导了。
喝水时机要注意
什么时候该喝水,什么时候不该喝水?有两种古老的主张可以供大家参考。
>>>>
不渴勿强饮
第一种是晋代养生家葛洪的观点。葛洪说“不饥勿强食,不渴勿强饮。”意思是说,人如果不觉得饥饿,就不要勉强进食;如果不觉得口渴,就不要勉强饮水。
按照中医学的观点,人体之所以不接受饮水,通常是因为身体里面存在太多的水湿,或者身体的阳气不足,体内有寒气。中医学的这种看法提示我们,口渴或者口不渴,不仅与身体缺不缺水有关,而且还可能存在另外的机理。“不渴强饮”不仅会改变身体里的水分,而且对身体的其它方面可能会有不利影响。
>>>>
先渴而饮,饮勿令过
第二种主张是元代饮食养生专家忽思慧在食疗专著《饮膳正要》中说:“先饥而食,食勿令饱;先渴而饮,饮勿令过。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意思是说,人们应该在还没有感到饥饿的时候就进食,但是记住不要吃过饱了;人们应该在还没有感到口渴的时候就饮水,但是记住不要喝得太多了。
吃饭以少吃多餐为好,不要一顿吃得太多。其实他这里接下来还应该有下一句,这就是饮水以少量多次为宜,不要一次喝得太多。忽思慧“先渴而饮”的主张与现代健康教育家的观点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