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是生活在提醒我:放慢节奏
今天惊蛰,也是癌症康复日,取“惊蛰时节,万物始生”之意,象征着癌症患者获得新生。在北京癌症康复会,记者见到了不少积极乐观的康复达人,他们也曾有过对疾病的恐惧,对命运的抱怨,都忍受了治疗的痛苦,但是他们凭借豁达的态度和坚强的意志,经历了涅槃而浴火重生。
闫茂顺:抗癌21年
抗癌最大秘诀是心宽
1995年,50多岁的闫茂顺感到胃部不舒服,“也不是胃疼,就是觉得揪得慌。”老闫以为是年轻时生活不规律导致的胃炎。不过,这“胃炎”好像有点麻烦:吃了两三种胃药,也不见好。于是他到医院就诊,医生建议他做个胃镜。结果出来后,医生感觉不好,又做了一系列检查,最终建议他住院手术治疗。闫茂顺清晰地记得那是在1996年1月5日,他接受了胃部分切除手术。术前,闫茂顺问医生: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的?医生说:要是良性的就少切点,恶性就多切点。术后,闫茂顺无意间看到自己的胃部被切除了五分之四,那一刻他就明白自己得的是胃癌。生性乐观的闫茂顺当时也难受,但很快他就调整过来,术后3个月,他又上班了。刚刚做完手术的时候,因为胃太小,他一天要吃八顿饭。现在一顿饭喝一碗粥再吃一个馒头都没问题。
得了胃癌后,闫茂顺改变了过去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戒酒,不再熬夜看球。现在他每天早上5点起床打拳,晚上10点睡觉,平时吃饭讲究热、杂、软、淡。要说抗癌最大的秘诀是什么?74岁的闫茂顺说:“心宽。”
仇静:抗癌10年
活在当下精神不能垮
60岁的仇静在2007年查出罹患直肠癌。“那时候,我觉得特别委屈:为什么是我得了这种病?”
不是每一种肿瘤都有明显的征兆。仇静当时并没有出现直肠癌常见的便血等情况,“我就是排便不规律,到医院看病时,跟医生说自己便秘。”接诊的医生很有经验,做了指诊后就基本判断出: 肿瘤。“医生告诉我说要做个手术,才能彻底解决便秘的问题。”仇静也怀疑是不是恶性肿瘤,但医生回答得很有水平:“临界。”
在医院治疗期间,仇静无意间看到了诊断证明,知道自己罹患了直肠癌。“那段时间,我情绪特别低落。”有两年的时间,仇静都没有走出阴霾,感觉生活没有了希望。2009年,她参加癌症康复会的培训班听了讲座后,“豁然开朗,顿悟了。”那一刻,仇静决定要像专家讲得那样:活在当下,精神上不能垮。她加入了康复会的舞蹈队、时装队,也成为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志愿者,“现在我每周二都到医院的门诊做导医。”仇静说,在癌症康复会,她找到了“组织”,“我不再孤单,不再害怕。”
闫宇红:抗癌17年
这是生活在提醒我放慢节奏
62岁的闫宇红退休前是北京一所高校的教师。她的肿瘤是自己“摸”出来的:2000年春节前,闫宇红的一位朋友得了乳腺癌,她到医院看望朋友后回家后也自己摸了摸。“我摸到一个肿块,感觉不好。”闫宇红当时就出了一身冷汗。“2000年是第一年放春节长假,摸出肿块那天是大年初二,我提心吊胆地熬到了大年初八。”初八一早,闫宇红就到医院看病,医生触诊后认为情况不妙。于是,她住进了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做了乳腺切除手术。术后,她做了6个月化疗。本以为没什么大事,可是一年后,闫宇红在腋窝下再次摸到绿豆大的肿块,被确诊为肿瘤淋巴转移。于是她再次接受手术,又做了放疗和化疗。就在第二次治疗期间,发现肿瘤出现了骨转移……
“第一次查出乳腺癌后,我真没紧张,还排了课表准备去给学生上课。”但是肿瘤转移后,闫宇红有了一丝恐惧,“我觉得离死神近了。”一位实习医生的话让她豁然开朗,这位年轻医生说,乳腺癌骨转移与寿命没有必然的联系。这句话,让闫宇红下定决心要好好活着。“生病后,学校里很多同事给我捐款,我爱人都用本子记下来,说等我好了报答他们。”
闫宇红是一个特别要强的人,事事追求完美。“生了病也是生活在提醒我:放慢节奏。”现在闫宇红的生活依然丰富多彩:她被学校聘为教学督导,她担任康复会艺术团团长助理,她有时间就出去旅游,她教朋友们打太极拳,她在家里买菜做饭收拾房间……“我要开心地过好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