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社会因素与肿瘤发生发展
心理活动与肿瘤发生之间的关系可能与以下几个系统有关,即心理因素、社会环境、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以及肿瘤本身,也与这几个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任何单独的心理因素的作用都是不确定的。
心理应激与免疫机制
该机制能够使个体处于紧张状态,进而产生一些列生理和心理反应的精神刺激可被称为应激性刺激。自从1957年Marsh和Brill发现应激性刺激可提高小鼠对单纯疱疹病毒的易感性以来,大量的动物实验均已证实,应激性刺激对机体的免疫系统具有调节作用,而免疫失调则是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基础。
1974年Ader运用传统的条件反射原理做了如下研究:给兔喂糖精水后注射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使之产生恶心,并观察期T淋巴细胞下降的情况。正常情况下,一次注射足以使兔将糖精水喝恶心建立起联系后回避糖精水;而在以后的试验中,在只喂糖精水而不注射环磷酰胺的情况下,同样降低了兔体内T淋巴细胞的含量。Ader的实验表明,心理应激活动与机体的淋巴系统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免疫系统对高级神经系统也存在着反馈机制,它们之间的作用是双向的。
传统理论认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是应激引起免疫抑制作用的机制,而应激引起的血液中糖皮质激素的升高则是其免疫抑制作用的重要调节介质。但是近来人们发现,应激的免疫作用机制极其复杂,除了HPA轴外,还涉及交感神经系统以及各种胎类物质和细胞因子的活性。Keller等证实,应激能引起双侧肾上腺切除动物的体外淋巴细胞有丝分裂原反应降低。Lysle等也发现,用电击庄知诱发的心理应激可降低动物的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及有丝分裂原反应。这些都说明了应激的免疫作用机制并不是单纯的HPA理论,。
大量的实验表明,大脑的高级神经活动与免疫系统之间的联系是通过生化物质完成的。它们使用共同的配体,如:胎类激素、胎类神经递质、细胞因子以及各种受体,在免疫系统和神经内分泌系统内部以及两个系统之间构成了一个复杂的信息网络。在电镜下不仅可以观察到末端对细胞的支配,同时还可以见到细胞与细胞之间通过自身分泌物互相影响,互相协调,互通信息。这些发现打破了以往只有神经系统支配下属组织的传统观念,也为心理神经免疫网络学说奠定了基础。
应激失调与DNA修复关系的最新研究显示,在面对X线的情况下,情绪失调者修复被损坏细胞DNA的能力比健康人低,而抑郁程度重的患者比抑郁程度轻者更低。应激通过改变DNA的修复,对肿瘤基因有直接的作用,同时由于不能及时清除结构较差或发生变异的细胞,对肿瘤基因又起间接的作用。
负性情绪与肿瘤发展
情绪是机体对事物反应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体验。抑郁、焦虑、恐慌等负性情绪与肿瘤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课题,许多研究认为二者之间有关,也有研究予以否认。Ravindarn等对严重抑郁症患者、典型和非典型心境恶劣患者循环系统中淋巴系统的亚型变化进行了分析,结论是抑郁症患者的NK细胞水平可能升高。Koh等发现,焦虑可降低人体细胞免疫功能。Coplan等认为,原发性肌纤维疼痛患者体内神经苷脂受体和五羟色胺水平的升高与恐慌性障碍有关。最近的研究发现,复兴情绪的压抑和不表达是肿瘤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变量,即低水平的焦虑和高水平的防卫。这一变量在肿瘤发展中的作用是明显的,但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尚无一致意见。
生活环境与肿瘤的发生
Riey等研究了环境刺激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动物实验研究表明,把小白鼠放入拥挤、震荡、嘈杂的环境之中,事后明显地增加了肿瘤的易患性或促进了小白鼠腹腔中种植肿瘤的生长。此时对其免疫系统进行检查,结果NK细胞功能明显下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动物实验也有类似的结论。Akrat等将兔禁闭于嘈杂的环境之中,不仅加速了疾病的进展,而且还严 重地干扰了疾病的康复。
另有实验证明,将动物隔离或孤立起来,远离它们所惯常的生活情景,不仅会影响它们 的心理适应能力 ,而且在这种心理干扰进行的同时和之后一段时间,动物体内的激素系统 也会受到抑制,并且可能有多种激素参与了这种调节作用 ”。
生活事件与肿瘤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存在着较多的争论。有研究认为,生活事件体验 越多,肿瘤复发的几率越高,存活时间越短;但有研究者反对这种相关。近年来认为,研究结论的不同可能与追踪时间的长短不同有关,追踪时间较长的(20 年,7 ~9 年),发现二者有关;追踪时间较短的(8 年,3 ~4 年 ),则发现二者无关 。大多数学者认为,生活事件对患者的影响是否起作用与社会支持系统有关,能够获得较多社会支持的人群,其肿瘤 发生和死亡的比率较低,无症状生存期较长 。
心理社会因素对肿瘤发生和发展的影响,不同的研究其结论也不尽相同。研究结果的不一致可能与研究方法有关,有的缺乏同期对照组;有的没有控制社会人口学和生物学危险 因素等变量;还有的可能没有考虑到心理因素与生物学危险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使心理因素的作用被掩盖或被忽略。
摘自文献《心理社会因素与恶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