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身医学与中医学渐行渐近
心身医学是伴随着现代医学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而出现的。由于这种医学模式从更全面的角度研究人体的健康,即从生物-心理-社会角度全面、系统地诊断病人个体,故而在很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较传统的医学模式更具有优势。中医学中的一些思想,如天人合一观、形神一体观、整体观等,与心身医学在很多地方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心身医学在借鉴中医学的某些理念及治疗手段时取得了可喜的进步,现代心身医学已经在自觉不自觉地与中医学渐行渐近。
形神一体观与心身医学异曲同工
中医认为,形即人的躯体,神即人的思维、意识、感情等。形是神的物质基础,神是形的高级功能的表现形式。反过来,神的活动又能对形的存在产生各种影响。形神理论肇始于《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篇》说:“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可见《内经》已经认识到了形与神的协调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现代心身医学认为,积极向上的精神对人体健康的保持和发展是有好处的,而负面的精神则有害于人体健康。一些不良的生活境遇所导致的不良情绪能对躯体产生不好的影响。瑞典哥德堡大学心身医学会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通常疼痛对焦虑的影响要比对抑郁症的影响更大,对于纤维肌痛综合征和创伤后精神紧张性精神障碍的患者尤其明显。所以对患者的心身因素进行细致的评估,对于疼痛康复方案的拟订和实施非常重要,甚至在某些疾病中,这种负面的心理因素有时起主导性作用。罗马尼亚学者提出,在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中,和健康对照组相比,其焦虑、抑郁、意外事件分值较高,且述情障碍非常普遍,所以肠易激综合征常常涉及心理社会因素,因此要重视对该病的心身医学调理。
上述这些临床资料若用中医观点来分析是很好理解的。以抑郁症为例,中医学认为该病属中医“郁证”范畴,其核心病机是肝郁不舒。因肝藏血、条畅气机,肝郁日久必然导致气滞血瘀、经脉不通,导致肢体疼痛等,易患纤维肌痛综合征等病。若肝郁之久,郁久化热,则表现为发热等症状。若肝气恣横、下迫大肠,还能导致腹痛腹泻,即所谓的肝木克伐脾土,可见于肠易激综合征等病。由此可见,中医学的这种形神一体观与现代心身医学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现代心身医学是中医形神学说在临床中的具体体现。
人体生理变化同自然界阴晴相关
中国古代哲学“天人合一”理论认为,人体与自然界关系密切,自然界的各种变化都可以影响人体的生理变化。《素问?宝命全形论篇》说:“人以天气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可见自然界之阴阳与人体之阴阳息息相关。故养生、治病皆应遵从四时节气而为,使人体阴阳节律与自然界、宇宙的阴阳节律保持一致,如中医四时养生法则、“三因制宜”中的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等,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现代心身医学也逐渐认识到了自然界的昼夜节律或阴晴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并在临床治疗抑郁症方面做了初步的尝试。如韩国学者提出日光浴能够增强副交感神经活动、降低交感神经活动,能有效缓解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是目前对其机理还不甚了解,推测日光浴能够使人体产生有助于抑郁症患者康复的内分泌变化。中医学认为,抑郁症患者多有情绪低落、少言懒动、不思饮食等属于“阴”的症状。可通过日光浴的调理,使人体借助自然界的阳气来振奋人体阳气,从而纠正阳气虚的状态,改善抑郁症病情。可见现代医学虽没有把人体的生理变化同自然界阴晴变化直接联系在一起,但已经发现了其中的某些联系,并做了初步尝试。
整体观念是二者共同的理论基础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的重要特点之一,它贯穿于中医学的理论和实践中,如五脏藏神的形神一体观、中药组方的君臣佐使、人与社会及自然界的统一等,无不体现了这一点。因为人毕竟是生活在社会之中,是有思想、有生命的有机体,其自然属性、社会属性、思想感情等都会不可避免地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而中医学则综合考虑了这些因素,把人体置于自然界以及人类社会中,从研究人体的外在生命活动现象入手,来把握人体的生命规律。中医学这种先天的整体观念自然也就孕育了诸如上述形神合一观、天人相应观等在内的整体观念,对于很多疾病,尤其是对于心身疾病的治疗提供了理论支持。
现代心身医学和传统中医心身医学有着共同的理论基础,即整体理论。它们都重视心理因素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不同的是二者认识人体生理及疾病的角度以及治疗手段不同。此外,据日本九州大学的学者报告,在日本,传统植物药汉方医学很受心身医学科医生的欢迎。日本的卫生部门批准了148种汉方药用于临床,在治疗跟压力有关的躯体疾病和精神疾病时,医生经常配合使用以提高疗效。相关的基础研究揭示了汉方医药能够多途径恢复应激状态下体内的平衡,而且单一的汉方医药治疗方案能同时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靶器官,也就是同时作用于精神和躯体,来改善应激状态下的人体。
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中包含丰富的心身医学思想,其中形神一体观、天人相应观以及整体观等均可有效指导心身疾病的治疗,其学术理念以及治疗手段等也越来越多地被现代心身医学临床所借鉴,同时这些思想、观念也是现代心身医学的发展方向。
文章作者: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赵志付 王建东
文章作者: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赵志付 王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