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精神科医生必须补上"心理课"
耿庆山。(受访者提供) 把病人当成纯生物体来治疗,而忽略了两个重要因素——社会学因素和心理因素,这正是我们面临的医学社会学问题之一。
李永奇。(受访者提供) 以心身问题为特征的慢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已占我国总死亡人数的85%,慢病心身整体诊疗与中西医并治已成为我国医改发展的重要问题。
牛轶瑄。(受访者提供) 许多病人出现头疼、头晕、失眠、心慌等症状后,去做了很多检查,结果都显示为正常,这其实很可能是由心理问题导致的。
许律琴。(邓榕 摄) “爱而不宠、亲密有间、各负其责、稳定安全”是使家庭和谐,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准则。
廖勇彬。(受访者提供) 人除短暂的时间外,极少达到完全满足的状况,一个欲望满足后往往又会迅速地被另一个欲望所占领,所以建立适合自己的信念价值体系非常重要。
紧张的生活、超负荷的工作,使得心身疾病患者逐步增多,为进一步提高临床医生对心身疾病的诊疗水平,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前天下午,我市举办了江门市医学会行为与心身医学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研讨会。广东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耿庆山、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李永奇、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健康管理研究院教授牛轶瑄、广东省男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廖勇彬、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心理科主任许律琴等5位专家围绕心身医学进行了深入解读,并分享了国内外行为与心身医学的临床应用情况及最新研究进展。连日来,本报记者兵分三路,对专家们进行了独家专访,现将精彩观点摘编如下,以飨读者。
广东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耿庆山:
非精神科医生必须补上“心理课”
人的精神和躯体,是一个整体。在人类疾病的发展过程中,躯体和精神是相伴而行的。一种是精神心理因素长期作用于躯体导致的躯体疾病,比如高血压,其英文名叫hypertension,hyper意为“过度的”,tension意为“紧张”,言外之意,过度的紧张可导致高血压;另一种是躯体疾病导致的心理疾病,比如乳腺癌患者会失眠、多梦、恐惧,以致于进一步发展成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这属于心身疾病的范畴。
心身疾病是个很大的疾病谱,涉及消化、心血管、呼吸、内分泌、神经、泌尿生殖等近十个系统数十种疾病。尽管如此,但目前还没有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早在1979年,美国著名学者恩格尔就提出了医学模式要从“纯生物”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因为人是一个社会人,人类的健康是和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的,然而,在中国,实现这一医学模式的转变并非易事。
目前,非精神科医生对精神科问题的识别和处理能力仍令人担忧,大部分医生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比如,长了肿瘤就把它切掉;有高血压了,就使用降压药,把病人当成纯生物体来治疗,而忽略了两个重要因素——社会学因素和心理因素,这正是我们面临的医学社会学问题之一。很多非精神科医生在遇到带有精神症状的病人时,或无法识别病人的精神症状,或处理这些问题时不规范、不系统,结果令病人未能得到及时识别和有效治疗。
公开数据显示,我国注册精神科医生目前只有2万人左右,相当于65000个人当中才有1个精神科医生;在国际上,1000个人当中就有1个精神科医生。我国的精神心理疾病患者十分庞大,单靠精神科医生远远不够。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健康中国”的奋斗目标,在整体慢病管理中,心身疾病的诊疗是不可或缺的,因此,针对非精神科医生开展各种形式的精神卫生继续医学教育,是当务之急。要把这作为一项重点工程来打造,教会非精神科医生“三会”,即“会早期识别心身疾病患者、会处理心身疾病患者的精神心理问题、会及时转诊重性精神病人到精神科或精神病院诊疗”。做得好,我们就比发达国家走快一步,否则将永远跟在发达国家后面亦步亦趋。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健康医学中心主任李永奇:
3D医学模式为患者提供三位一体的诊疗服务
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新概念指出:健康是心理、生理、社会功能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疾苦。现代医学模式要求医学必须从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水平进行综合诊疗。与生物医学模式相比,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新概念与现代医学模式指出了医学整合发展的基本思想,我依据这一思想,提出了3D医学模式。
3D医学模式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医学模式,它能为患者提供三位一体的诊疗服务,三位一体指集临床医学、心理、中医于一体。简单的说,就是医生在为患者诊治的时候,不仅对疾病本身要进行诊疗,还要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干预、中医体质诊疗,最终达到心身整体诊疗的目的。
21世纪,人类进入心理问题与心身疾病时代,人类疾病谱的构成已由以急性传染病为主,向以心身疾病、慢病为主转变,而一般的治疗很难发现患者的心理问题。
据调查,在综合医院门诊就诊的患者中,单纯的躯体疾病占1/3,心理问题躯体化表现占1/3,还有1/3是心身疾病与身心疾病,但由于缺乏相关的技术方法,只有10.6%的心理问题被识别。以心身问题为特征的慢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已占我国总死亡人数的85%,慢病负担已占疾病总负担的70%以上,慢病心身整体诊疗与中西医并治已成为我国医改发展的重要问题。
3D医学模式在西京医院健康医学中心已推广两年,这种诊疗模式适合所有科室使用。目前,全国有200多家医院正在推广这一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全方位的诊疗模式,3D医学模式在临床上已有不少成功案例。
3D医学模式在拓展综合医院临床科室医疗服务内涵的同时,将生命心身整体观进行了还原,还器官为病人、还症状为疾病,让医生从检查回归临床、从药师回归医师,实现了身心并重、防治并重、中西医并重,提升了医疗服务质量,促进了综合医院医疗服务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医学模式转变。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健康管理研究院教授 牛轶瑄:
心理健康体检同样重要
许多病人出现头疼、头晕、失眠、心慌等症状后,去做了很多检查,结果都显示为正常,这其实很可能是由心理问题导致的,是心理疾病躯体化的表现,他们更应该进行的是心理体检。
心理健康体检同生理健康体检一样重要。目前,北京、天津、河北的一些医院正在推广使用心理健康管理创新服务系统,该系统是一个依托网络平台,对健康及亚健康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评估、干预和后期随访的服务系统。
在我国,受文化、历史和人们头脑中的某些观念的影响,与心理、应激相关的疾病患者90%都会就医于综合医院。这些患者往往以躯体症状为主诉,不主动诉说心理症状及致病的心理因素,不少患者甚至会故意隐瞒病情,排斥去心理专科就诊。
心理健康管理创新服务系统,由于私密性较好,适合大部分人群。患者用个人ID登录该系统后,在系统终端做相应的量表和筛查,有助于及早发现心理问题,及时治疗。患者在选择系统上的心理体检项目时,最好事先咨询专科医生。
该系统的测试与一般网络或者书中的心理测试有两方面的不同:首先,网上的自测未必专业,心理学测试有很多种量表,应该在专家的指导下做适合的量表;其次,一般人自测后没法得到有针对性的干预,也达不到心理体检的目的。
心理体检仅仅是为了发现问题,要想心理健康,还需要进行心理健康管理。心理健康管理创新服务系统,会为每个用户形成一个数据库,对其每次的心理健康体检进行评分,进行后台管理的医生会看到患者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后期跟踪。
广东省男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廖勇彬:
建立适合自己的信念价值体系很重要
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我认识到行为与心身医学在治疗疾病上有很重要的作用,于是我“半路出家”,进修相关知识和进行相关研究。
针对现代人普遍心理压力较大的情况,我认为现代人需要学习如何应对心理压力。应对心理压力的认知模式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认知调节,一类是行为调节。
其中,认知调节包括:自我决定理论、归因理论、针对压力源的分析、社会比较、乐观主义、控制感等。行为调节包括:营养、呼吸、放松训练、系统脱敏法、倾诉、寻求社会支持、体育运动等。
应对心理压力应做到以下几点:学会沉思,摆脱孤独,尽量微笑和大笑;培养爱好,发掘自己新的兴趣;学会关怀你的亲人;寻找正面的环境支持;找人倾诉等。
人除了短暂的时间外,极少达到完全满足的状况,一个欲望满足后往往又会迅速地被另一个欲望所占领,所以建立适合自己的信念价值体系非常重要。
作为一名医务人员,我对于江门市医学会行为与心身医学分会的成立感到非常高兴,这对病人、医生、医院、社会都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它能让各专科的医生在看病的同时,也注重“看病人”,重视其心理变化,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对于长期处于高压状态的医生来说,让其接受精神卫生等方面的继续教育,不仅有利于其学会自我调节,还有利于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改善整个医疗环境。
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心理科主任许律琴:
不同人格对抑郁症有不同影响
抑郁症似乎离我们很远,但其实离我们很近,其已成为潜伏在我们身边的隐形杀手。抑郁症的表现是多样的,其负面影响非常大。抑郁症的发生有生物原因,但更多的是由社会心理因素造成的。不同人格对抑郁症也有不同的影响,其表现、预防手段也不同。
依赖被动型人格多见于儿童、青少年、老年人,由于较依赖理想化客体,如儿童、青少年依赖父母,老年人依赖儿女,若遭到客体拒绝或客体满足不了其要求,他们就会产生自我挫败感。这类人需要从小培养其独立性,进而使他们的内心更强大。
自恋型人格多见于父母、领导、中老年人,表现为过分忙碌和过分乐观,他们不需要别人,愿意让别人依赖自己,只顾尽责任,不注意满足自己的需要,很容易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失衡,进而发展成抑郁症。这类人要学会寻求帮助,重视自己的需求。
人格为边缘人格的人,其情绪不稳定,这类人“手拿脐带走进生活,时刻在找地方接上去”,非常害怕孤独和被人抛弃。这种人格是由于父母养育孩子时比较情绪化,心情好时当孩子是宝,心情不好时就对孩子发飙,使孩子缺乏安全感造成的。这类人患上抑郁症后会出现酗酒、赌博、偷窃、斗殴、自杀等行为,在人际交往中表现为退缩。这类人应学习建立稳定的亲密关系。
家庭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爱而不宠、亲密有间、各负其责、稳定安全”是使家庭和谐,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准则。我希望通过经验分享,让其他医生更多地了解心身疾病,这样病人才能得到更好的诊疗。
文/邓榕 李银换 赵艺斐 【江门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