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咳嗽老不好?原来是心理因素在作祟
一个月前,小美因为感冒引起高烧39度。烧退后,就一直咳嗽,气喘。起初,小美的妈妈在药店买了些咳嗽特效药,小美服用后,却没有一点效果。看着打不起精神的小美,爸爸妈妈担心极了。他们带着小美辗转去了各大医院做了大大小小的检查,可是检查结果却未见异常。小美依旧吃着“消炎药”,可是她的咳嗽反而继续加重,甚至出现呕吐。小美的父母慌了神,被这次突如其来的奇怪咳嗽,弄的焦头烂额。小美的精神也逐渐萎靡,整日躺在在床上,不愿意与父母交流。
在小美一家三口辗转求医的过程中,一位经验丰富的医生观察到小美情绪低落,而且比较沉默。于是他建议小美的父母,带孩子去心身科检查。半信半疑的父母带着小美去了心身科,医生通过诊断发现,小美患有DSM-IVN(儿童轻度转换障碍),而且已经出现了严重的临床疾病。医生通过了解,发现小美学习优秀,性格要强。在学校老师一次没表扬,就会难过的掉眼泪。小美的父母是高级白领,为了让小美全面发展,在课余还为小美报了各类培训班。小美要承受着来自学习、学校和家庭几方压力,又没有良好的发泄渠道,这才得了病。小美在心身科治疗后,目前已经痊愈出院,恢复上学。
一场奇怪的咳嗽罪魁祸首竟然是心理因素。心身科大夫这样分析道:儿童因为尚未发育成熟,欠缺丰富的词汇量和流畅的语言表达,于是他们在出现心理问题时也无法跟大人有效沟通。而且,当孩子表现出异常状态时,家长一般不会考虑心理因素对孩子的影响,而是用“不听话”,“坏孩子”等标签去定义孩子的异常,或是通过一般医疗手段去治疗孩子。事实证明,传统的方法无效,如果找不到让儿童异常的心理因素,可能会对孩子心灵造成不可磨灭的影响。
那么如何发现孩子情绪行为异常?探索背后的原因,这就要建立在家长仔细观察的基础上。
1.通过纵向比较孩子情绪与行为:家长可以对比孩子目前的表现以及以前的表现是否一致进行判断。例如孩子之前活泼开朗,现在寡言少语;之前乖巧好学,现在乖张调皮等,孩子的情绪行为变化需要家长的特别关注。
2.通过横向比较孩子行为:家长可以对孩子与同龄孩子相比。同一年龄阶段的孩子,大多出现相似的行为表现,比如说话、走路、社会性游戏等等,如果自己的孩子表现的特别不一样,也需要家长警惕。
3.通过与社会文化/社会规范相比:如果孩子存在频繁顶撞家长老师,打架、偷盗、甚至虐待动物,离家出走等行为时,也需要得到家长的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