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身整体护理

刘蔚:浅谈现代医学中的心身兼护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由单纯疾病护理转移到心身整体护理。怎样不断提高心身兼护的质量,使护理与现代医学协调同步发展,是对每个护理工作者提出的新问题。广西中医学院的刘刘蔚就心身整体护理谈了自己的观点,现在分享如下:
 
1充分认识现代医学模式
 
所谓“医学模式”,是指通过专业教师、教科书、临床实践以及医疗机构和卫生行政组织的各种设施和制度的影响,医务人员在对待疾病现象和病人方面所形成的一套思想和行为方式。现代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摸式,现代的医学模式认为每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变都与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有关,但三者在不同疾病中所起的作用大小是不相同的。人类疾病是有机的、自然的、社会的和文化的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一种表现,是与环境关系不协调的结果。只有对人类疾病的本质有深刻的了解,对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有充分的认识,重视环境心理因素在疾病中的重要作用,才能自觉主动地在护理实践中做好心身整体护理。
 
2运用心理学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

人的心理因素与全身生理活动有密切的联系,情绪能影响免疫力功能,如恐惧、紧张可使机体的“免疫监视”作用减弱,反之,良好的心理因素具有治疗价值。因此从整体看待病人是护理工作的基本出发点,重视对病人心理的研究,做好心理护理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心理护理不同于一般的临床护理,它运用心理学原理治疗病人的疾病。其特点在于通过护理工作者的态度、言语、行为有意识的影响病人的感受和认识,从而改变病人不良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进而达到防病治病,加速康复的目的。
 
3运用良好的医德提高护理效果
 
临床护理既是一个“药治”过程又是一个“心治”过程,护理工作者一方面运用心理学进行观察研究病人心态,并对其进行护理,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护理人员表现出来的高尚道德影响病人的心态,使病人感到自己处在一个良好的护理环境中,从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患病后,由于生理功能的紊乱,大都存在情绪稳定性降低,暗示感受性增高,对自身行为控制能力降低等倾向。因此,病人容易出现消极反应。护理的目的就是通过美好的语言、愉快的情绪、友善的态度,优美的环境使病人紧张的心理状态得到松弛,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而护理工作者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十分注意自身的素质修养。通过语言、表情、态度、行为影响病人的感受和情绪,使之感到温暖,增强信心,减少顾虑,振奋精神,从而在治疗过程中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这就是良好的医德在护理工作巾的重要价值,也是对一个责任护士的严格要求。
 
4加强心身兼护提高护理质量
 
旧的医学模式把疾病看成是单纯的躯体性病理表现。对病人的心理活动作用和影响并不重要追求的只是病人的躯体健康。反映到护理工作上,则是以疾病为中心开展的一系列工作。这种护理模式忽视了病人的精神健康。新的医学护理模式,把环境、心理、生物和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过程中的影响进行认真分析,并施以心身兼护。“心”与“身”这两种护理配合得越来越默契,遂用得越自如,越能提高护理质量。


 
 
PEM-D心身整体诊疗项目

该项目通过启用PEM-D心身整体智能诊疗系统,一套由中盛凯新企业集团联合国内外权威机构、知名院校共同研发的临床疾病心身一体化诊疗PasS服务平台。该系统依托现代3D医学理论体系,将临床医学、心理学、中医学技术方法与云计算完美结合,形成临床疾病PCD诊疗路径,开辟集临床医学诊疗、心理评估干预、中医心身整体调理三位一体新模式,实现临床医学从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医学服务模式转变,开创综合医院心身整体诊疗与护理新内涵、新标准、新规范。

 

 
 
本文主要内容源自文献《浅谈现代医学中的心身兼护》
 
 
 

微信订阅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通讯录”,点击右上角的 “添加” 搜号码 jiankang3D 或查找公众号 3D医学健康云 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