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生术业有专攻,但是必须要有整体观
有一句俗话叫“隔行如隔山”,现代医学模式下,科室越分越细,每个科室的医生都是自己领域内的专业人才,但是术业有专攻的临床医生对于自己专业之外的学科却往往是一头雾水。比如,外科医生可能不很懂内科疾病的诊断标准,而内科医生很可能不知道肿瘤科的化疗方案,肿瘤科的医生不懂患者精神心理问题的鉴别。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康复科主任医师唐丽丽就分享了她工作中遇到的两个小案例:
“有一名患者,出现严重失眠、心烦、易激惹,并有过短暂意识紊乱,家属感觉他好像在说梦话。肿瘤科医生认为患者是焦虑抑郁问题,于是进行抗焦虑抑郁治疗,并给安定类药物希望使患者镇静下来。结果却是患者的症状越来越重,开始出现整夜不能入睡并大喊大叫。直到这时临床医生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请精神科医生会诊。会诊后发现患者的诊断应该是“急性谵妄”,抗焦虑抑郁治疗不但无效,还会加重病情的发展。因为在谵妄的治疗中“安定类”药物的应用是需要非常慎重的,安定类药物虽然能有效改善焦虑,却可以加重“谵妄”患者的病情。
还有一个例子,有一名患者出现失眠,尤其经常早醒,并伴有情绪低落。这名患者以前是每天早晨6点半左右起床,出现失眠后经常是早上3点多就醒来,再入睡就很难了。肿瘤科医生因此经常给她开安定等治疗失眠的药物,结果失眠始终没有好转,患者还越来越消瘦。经心理医生访谈后,患者被诊断为“抑郁症”。随后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早醒症状明显好转,情绪状况也明显改善。从这两个我工作中遇到的实际例子可以看出,很多相似的临床症状有时却是完全不同的疾病表现,这时专科医生的判断会体现出权威性。”
已有多项研究表明,精神心理因素在肿瘤的发生、发展、预后和转归中均发挥重要的作用。肿瘤科医生的术业有专攻,他们对于患者的心理问题或情绪困扰并不总能及时的加以捕捉并给与适当的处理。正如唐医生所说:“临床肿瘤医生能在他们每天繁忙的工作中发现癌症患者可能存在某种心理问题已经十分难能可贵了,但要想知道具体会是什么样的心理问题、会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心理问题,以及如何治疗,并不是他们的专业特长所能完全覆盖和解决的。”
那么,如何帮助术业有专攻的肿瘤科医生早期、准确地识别肿瘤患者的心理问题并进行干预呢?3D整合医学的出现恰好解决了这一难题。
3D医学由第四军医大学健康医学中心主任李永奇教授发起,基于樊代明院士提出的整合医学理论体系,李教授将临床医学与心理学、中医学相结合,将传统的临床诊疗与心理评估干预、中医体质辨识调理相结合,是一种全新的医学模式,其倡导的PCD三位一体诊疗模式将心理评估与干预纳入到了临床疾病诊治的路径中。
将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纳入临床诊治的路径中,不但可以实现患者心理问题的早期识别与干预,更是将肿瘤患者从病变的器官还原成了有着生理、心理和社会需求完整鲜活的人。3D整合医学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每一个术业有专攻的医生都必须掌握和知识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