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大一:心内科患者常见精神心理问题
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不痛快。诚然,这些不痛快通常给生活带来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但有时却可以直接损害我们的身体健康。胡大一教授身为双心门诊的提倡及推广者,在门诊及临床中便发现了来心脏内科就医的患者存在的精神心理问题,并对患者的心理问题作了如下分类:
1. 患者对自身病情不了解,所以担惊受怕。应该说,这一类患者有的是对疾病的困惑和恐惧。通常问题解释清楚了,也就没事了。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往往是医生使问题复杂化了,即“医源性疾病”或加重疾病的“医源性因素”。我遇到的病例很多就是这一问题的鲜明写照。但反之就会有相反的效果。有这样一位患者,在当地医院明确诊断为冠心病,医生告诉他要做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他不清楚手术的具体操作方式,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能够耐受手术,又怕不做手术病情会继续加重,因此心情异常低落。后来经过向他详细的解释手术方式和可能的风险,很快就打消了他的顾虑。医生的耐心解释和与患者的充分平等沟通有时比先进的诊疗技术更重要。
2.患者关注自身所患疾病和相关知识,阅读了大量资料,然而不能完全理解医学专业知识,反而受到误导,引起过度紧张。
3.由于疾病(如长期患病或反复手术)给患者心理造成的伤害。
4.由于心理打击引发的心血管疾病。例如:一位歌唱演员由于丈夫突然去世,精神上承受的巨大打击使她患上了严重的高血压。
5.家属对患者产生的影响,也会给患者造成精神心理压力。我的门诊中就有这样的一对母女,母亲比女儿的心理压力更大,孩子也在母亲的恐慌中受到了惊吓。这些年来,我接诊了遍及全国各地的室性早搏患者数百名,尤其是一些儿童患者,孩子本人几乎都无自觉的症状,体检意外发现室性早博,被戴上心肌炎或后遗症的帽子,住院、免体和休学。早博出现在孩子身上,急在家长心上,独生子女一人有早博,二代长辈心神不安宁,到处寻医求治,不但浪费大量医疗卫生资源,而且病是越看越痛苦。
6.由于共同的生理表现,患者因为单纯的精神心理症状来心内科就诊,例如惊恐发作的常见症状为胸闷、胸痛、气急。
7.患者确实患有精神心理症状,甚至疾病。毕竟,精神病患者也有可能同时患有心脏病。
另外,不要忘记那些还躺在病床上的患者,由于身体状况的恶化和周围环境的突然改变而产生的不适感是很难避免的。即使是出院以后,当重新面临生活的时候,他们也往往会需要鼓励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