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自救指南
如何控制我们的情绪
任何人都会生气——这很简单。但是选择正确的对象,把握正确的程度,在正确的时间,出于正确的目的,通过正确的方式生气——这却不简单。——亚里士多德,《伦理学》
1、针对Activating event:探寻激发事件的根源
半年前,好姐妹H妞谈了一个男朋友,近来H妞常在微信上跟我抱怨她男朋友:“我好失望啊!他一点都不浪漫,我生日都不知道送礼物给我。”
我所知的是,失望源于期望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即失望=期望-现实。在H妞的这件事上,并非她男朋友的不浪漫令她失望,而是她期望她男朋友浪漫与她男朋友不浪漫的现实之间的差距另她感到失望。
基于此,想降低失望感就有三种途径:其一,降低自己的期望;其二,在现实可以改变的前提下,改变现实使之达到自己的期望;其三,在现实不能改变的前提下,稀释现实的重要性,问问自己这个结果对你来说究竟有多重要。
H妞选了第三种途径,她告诉我除了不浪漫,她男朋友对他还是很好的,为此她愿意接受他的不浪漫。
很多激发事件其实都不是造成你情绪的根本原因,找到造成你情绪的根本原因,情绪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2、针对Belief:感知情绪,转念思考
(1)感知情绪
还记得《武林外传》里的郭芙蓉常说的那句话吗?“世界如此美妙,我却如此暴躁,这样不好,不好!”吕秀才为小郭设计这句话的初衷在于让小郭时时刻刻去感知自己的情绪,不要动不动就排山倒海,可惜暴脾气的小郭每次都排完人才想起来念这个,为时已晚。
这种情绪的自我感知要求我们对自身的内在心理持续关注,是跳出自己看自己。自我感知发挥到极致,可以让个体冷静地意识到自身狂暴的情感。就好像你正在和别人吵架,在此意识之外还有一条平行意识能清楚的感觉到你的愤怒情绪,你很清楚的知道“我在生气”。
(2)转念思考
前面提到:我们的情绪来源于我们对激发事件的认知和评价,那么只要改变这种认知和评价,情绪自然就会随之改变。拜伦·凯蒂在《一念之转》中教我们用四句话改变我们的想法,这四句话是:
① 真的吗?
② 你确定这是真的吗?
③ 当你有那样的想法时,你如何反应?
④ 当你不那样想时,你会是怎样的人?
接着上面的举例,你知道“我在生气”,这时用这四句话来做个问答,就像下面这样:
问:真的吗?
答:真的,我真的很生气,他总是针对我,这让我很生气。
问:你确定这是真的吗?
答:额,或许只是我觉得他总是针对我……
问:当你有那样的想法时,你如何反应?
答:当我觉得他总是针对我时,我会很生气。
问:当你不那样想时,你会是怎样的人?
答:如果我不觉得他在针对我,我就不生气了,我能客观的看待他说的每一句话。
既然如此,何不收起你的“自以为是”,平和的对待别人,也平和的对待自己。
3、针对Consequence:寻求合理的宣泄
即便你能感知自己的情绪,也能进行有效的控制,但有的时候你还是需要适当的宣泄,这是因为感知到情绪并进行控制并不代表你真的没有情绪,只是你暂时压制了你的情绪,那么你当然需要适当的方式“排毒”。
我的好友青青常说这样一句话:“没有什么是一顿肉解决不了的,如果一顿解决不了,那就两顿。”额,听完相当之无语!但他就是喜欢吃肉,也喜欢以这样的方式宣泄情绪,作为不爱吃肉的我表示:相当之佩服!
我自己的宣泄方式和青青有所不同,我喜欢慢跑,似乎汗水的蒸发能带走一切不快,然后就是身心的轻快。
记得,是找适当的方式,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进行适当的宣泄!
4
结语
情绪从来都不是我们的敌人,而是我们的朋友,如果你觉得自己常常不能自持,那么就给自己来一次情绪治疗吧!
第一:探寻造成情绪的根本原因,从源头解决问题。
第二: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感知自己的情绪,转念思考改变对激发事件的认知和评价。
第三:有情绪是正常的,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合理宣泄出来。
佛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但愿我们都能成为清净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