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

当前位置/ 首页/ 3D医学与心理/积极心理/ 正文

积极心理学在女性心理健康维护中的作用和意义

摘  要:女性心理健康问题日渐凸显,传统的基于消极心理学的方法已不能满足需要。本文首先对女性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分析,并较为系统地介绍了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在此基础上论述如何将积极心理学应用于女性心理健康维护,以期收到比传统方法更好的效果,并阐述积极心理学对于女性心理健康维护的意义。希望本研究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更多学者对此课题的关注。
关键词:女性,心理健康,积极心理学
 
引言
    目前社会中普遍认为女性是弱势群体,我们暂且不去争论这种观念正确与否。事实上,女性的心理健康状况确实使其成为真正的心理弱势群体,这个问题不得不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和思考,因为她不仅关系到女性自身的健康,还影响到家庭以及社会的和谐。心理学工作者在不断努力探寻各种方法来维护女性心理健康,然而,传统的基于消极心理学的方法获得的效果并不理想,它只能帮助女性去除所谓抑郁症、焦虑症等标签。心理健康不能止于此,女性还需有更高更深层的精神追求,即感受快乐、幸福,过更好的生活。“积极心理学”能够弥补传统消极心理学的不足,它的研究对象就是积极人格,积极情绪情感等,致力于帮助人们获得幸福、快乐。虽然目前积极心理学研究尚未成熟,也没有将其应用到女性心理健康维护中,然而它的理论及方法契合女性心理健康维护工作的要求。因此,本研究尝试论述积极心理学在女性心理健康维护中的作用和意义,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更多的学着关注到这个人类生活中有价值的课题。
 
女性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各种矛盾相继出现,人们承载压力的能力相对较弱,心理健康问题日渐突显,许多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女性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中科院对某集团公司全国117343名员工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女性的精神症状(SCL-90)总分和各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男性[1];徐波等人对城市居民的研究结果也表明,男性居民身体健康和总体健康状况好于女性[2]。威海市居民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深圳市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以及北京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都得出相同的结果[3][4][5]。另外,约有52%的已婚妇女存在各类心理问题,尤以躯体化、恐怖、精神病性、强迫、焦虑、抑郁等症状明显[6]。而汤仕忠等人对亚健康者的研究也得出女性亚健康者SCL-90平均分高于男性[7]
2.1 女性心理问题影响因素分析
2.1.1生理特点对妇女心理健康的影响
对女性而言,心理不健康状态常出现在几个特殊时期。临床研究表明:经期综合症、围产期抑郁症、更年期综合症是妇女心理健康的三大杀手[8]。由于身体激素水平的变化,大多数妇女会在经期体验到轻度或中度的身体及情绪波动;孕妇情绪比较脆弱、易激惹,对体内胎儿关注特别多;在产后忧郁生理变化,两周内特别敏感,易受暗示,依赖性加强;处于更年期的女性容易出现情绪障碍,例如紧张、焦虑、神经质、抑郁、易激惹、孤独感等。
2.1.2传统文化及社会不公对女性心理健康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男尊女卑、男强女弱思想在现今社会并没有完全消亡,对于女性的歧视和偏见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往往会使一些女性妄自菲薄、缺乏自信。有研究表明,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女性自卑心理显著地表现为对于成就的回避[9]。这种传统文化进一步导致社会竞争中的不公平性,女性要承受针对她们的种种偏见和歧视,诸如工作机会的不均、工作报酬的不平等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女性的发展,也对她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损害。
2.1.3婚姻家庭对女性心理健康的影响
妇女在面对婚姻家庭生活时,容易过分追求感情生活而失去独立自我。尤其在组建家庭之后,一部分妇女容易缺失自我,将感情生活当作唯一精神寄托。母爱和情爱都超过了自爱。故婚姻家庭生活不顺利对妇女心理健康有极大影响。家庭破裂、离婚、丧偶等重大生活事件对女性的不利影响更大。
2.1.4多重角色冲突对女性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庭和事业要女性担负起多重角色,也需要她们具有多种行为模式,这往往会导致她们的各种角色冲突和摩擦。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承担过多的责任,会使她们体力透支、精力不济,也会使她们经常处于心理应激状态之下,严重的甚至会引发心身疾病。
 
积极心理学简介
3.1 何为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在1998年由当时的心理学会主席Seligman(Martin E.P. Seligman)首先提出[10],是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领域。它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
积极心理学认为健康、成就和幸福的研究与疾病、异常和悲伤的研究具有同样的价值,应该将力量和美德作为人类心理状态的主要研究主题,而不应将其从心理学研究定义中分裂出去[4]。积极心理学以科学的方法探索什么是人类适应复杂社会的最好行为。正如Seligman所言:“当一个国家或民族被饥饿和战争所困扰的时候,社会科学和心理学的任务主要是抵御和治疗创伤;但在没有社会混乱的和平时期,致力于使人们生活得更好则成为他们的主要使命。”而积极心理学就是在努力完成这个使命。
3.2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积极心理学有三个明确的研究领域[11]。一是研究人的积极特征,包括爱和工作的能力、勇气、交往技巧、美感、坚持不懈、宽容、创新、理想、灵性、天赋和智慧等;二是研究积极的团体和社会制度;三是研究积极的情绪和情感。
3.2.1人的积极特征
    积极心理学就是要研究如何让人类发现和建设积极性格力量和美德,并学会用这些力量去预防和治愈人类的心理疾病,让人类生活得更有价值。Peterson和Seligman在大量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发现了在各种文化中普遍存在并受到珍视的六种核心的美德:智慧、勇气、人性、正义、节制和超越。他们根据十项标准从众多的候选人格中选择了24种分别归类到这六大核心美德中[12] 。它们分别为:创造性、兴趣、开放、爱学习、愿景;勇敢、毅力、正直、活力;爱、善良、社会智力;忠诚、公平、领导力;宽恕、谦虚、谨慎、自制;对美的欣赏、感恩、希望、幽默、精神性。
随后,一系列的跨文化研究进一步证明了这些人格特质的普遍性[13] [14]。为了测量积极人格特征,开发了一套积极人格特征量表(VIA-IS),即一个由240个项目组成的测量24种积极人格特征的自我报告问卷[15]。研究证实积极的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主观幸福感等都有密切的关系[16] [17]。另外,在积极人格特征中,引起较多关注和研究的是乐观和感恩。
3.2.2积极的团体和社会制度
积极心理学特别强调积极的团体和社会制度对人的正面影响。比如如何建立民主的社会制度体系;有效健全的家庭功能和自由探索的环境及积极和谐的社会团体,为个体积极特征的培养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资源;为促进人们的幸福感,使人类实现完美充实的生活创造条件。包括如何培养个体承担社会责任,培养更好的公民特征,如责任感、教养、利他、礼貌、和谐、宽容和工作道德。
3.2.3积极的情绪和情感
   Seligman将研究幸福感和主观良好状态定为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核心目标[18]。幸福感和主观良好状态包括积极的情感和积极的状态,研究目的是促进人的积极体验,提高幸福感。当前,关于积极情绪的研究很多,主要集中在主观幸福感、快乐、爱等。
    幸福感分为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虽然研究取向不同,但其目的都是通过发现和改善相关因素来提高人们的幸福感,这些相关因素包括生活事件、金钱、人格特征等[19] [20]。快乐是获得幸福感的最根本途径,因此快乐的影响因素以及如何感受快乐成为研究的热点,例如越有虔诚的宗教信仰的人越容易快乐[21]
 
积极心理学在女性心理健康维护中的作用
目前对女性心理健康维护采用的方式均是以传统的消极心理学为向导,基本遵循出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这就使得女性心理健康维护工作处于被动的境地,效果不明显。而积极心理学从健康、幸福的视角,倡导发挥人的潜能,用积极的心态过更好的生活。虽然积极心理学研究刚刚起步,不如传统消极心理学成熟,也尚未体现出其应用价值,尤其在中国。但是它符合现在和平时期人们追求幸福的要求,必将引领心理学的发展。下面,本文尝试探讨积极心理学在女性心理健康维护中的应用,希望对女性心理健康维护工作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4.1 心理体检
女性心理健康维护应从心理体检入手。目前心理体检是通过一系列专业量表对受检者心理的各个方面进行系统检测,给出心理健康水平的评估报告。心理体检的结果只是告诉你是否存在某些心理问题,或者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而无从知晓你是否具有某些积极心理特征或者你的积极情绪状态。因此,应在心理体检中增加积极心理学研究中提出的积极人格特征、乐观、感恩、幸福感、快乐等检测项目。这样,从消极与积极两个维度入手,就能够更加全面的获取受检者心理健康的信息。在排查心理问题的同时,得知自己具有哪些积极人格特征,应该从哪些方面努力去获取更大的幸福。更重要的是这样能从认知上将女性从消极心理向积极心理引导。
4.2 积极心理干预
传统的做法是,各地妇联定期举办一些讲座活动,宣传妇女心理健康知识。其下属机构妇女儿童维权中心也会对妇女进行法律援助、心理援助和安全庇护,这些活动有助于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但仅仅是传统心理学知识的讲解宣传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种心理干预形式面向的是大众,不能做到对症下药。有效的做法是,受众应为没有严重心理问题且相对健康的女性。她们更渴望获取如何让自己和身边的人感受快乐、幸福,从而生活的更好的知识。那么,积极心理学相关知识的传授,就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以满足妇女的需求。
在这些活动中应引入积极心理学,向女性传达积极的生活理念,不仅要没有心理问题,还要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即用乐观向上的心态去感受快乐、幸福,过更好的生活。这样就能从根本上提升女性整体心理素质,阻止心理问题的产生。
4.3 积极心理治疗
通过心理体检排查出产生较严重心理问题的女性,可在心理咨询和治疗过程中采用“积极心理学疗法“(Positive Psychotherapy,PPT)。已有研究表明系统地增加积极情绪、积极投入和积极意义对治疗抑郁症有较好的疗效。具体的说,与传统的心理治疗相比,个体PPT可以更多地改善重度抑郁来访者的症状,消除抑郁障碍,增加幸福感;团体PPT对于轻中度抑郁者也有非常显著的减轻症状作用,并且可以显著增加其生活满意度[22]。女性抑郁等心理问题相对较严重,积极心理疗法不仅能够减轻心理问题症状,还能进一步增加幸福感,将女性从负面心理问题向正面心理情绪情感引导。
 
积极心理学在女性心理健康维护中的意义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说过一段话:“全球经济危机迫使我们尽可能地节约资金和缩减开支。但我们为全球妇女所作的工作必须丝毫不减地持续下去。当你赋权于一名妇女,就等于赋权于一个家庭。当你赋权于一名妇女,你就改变了世界。”卫生部原副部长孙隆椿表示,妇女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半边天”,关心保护妇女健康,是坚持以人为本、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同时,妇女儿童的健康状况也反映了全民健康水平、生活质量和社会文明程度。由此可见,关注妇女心理健康具有重大意义。
5.1 维护女性自身心理健康
积极心理学对于维护女性心理健康的最大意义在于:(1)用更加有效的积极心理疗法治愈女性心理问题;(2)将女性对于心理健康负面的认知向正面引导,即心理学不止步于消除心理问题,还要进一步帮助人们追求幸福、快乐的生活;(3)逐步改善女性所处社会心理环境。虽然影响女性心理健康的自身生理特点无法消除,但积极心理学能够教会女性如何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各种情境,进而从根本上抵制负面情绪的侵扰。另外,女性必须意识到她们需要具有独立、勇敢等积极人格来应对在工作、家庭中所扮演的多重角色。传统文化对于女性的偏见和不公短期内不可能根除,这种大的社会心理环境对于女性的负面影响极大。不能奢望积极心理学能够扭转这种局面,但它最起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中和大环境对女性的负面影响,在积极心理学不断完善和成熟的过程中,再逐步扩大影响进而改善女性所处社会心理环境。
5.2 促进家庭和谐
女性相对男性担负着更多的家庭责任,这不仅指日常生活中的琐事,还包括对丈夫在职业压力等方面情感上的支持,以及对子女的教育等等。有研究发现,母亲与青少年的沟通较积极,沟通的开放性较强[23]。积极的家庭沟通与青少年较高的自尊和心理健康水平、积极地应对策略呈显著正相关;不良的亲子沟通对青少年的内隐心理问题和外显行为问题有非常大的关系。因此,女性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不仅关系个人,还直接决定了整个家庭的和谐。女性可谓是自己家庭的心理学家,需要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和心理学知识。传统的消极心理学难以帮助女性完成这一使命,没有哪个女性愿意给自己的孩子或者丈夫贴上“焦虑症”或“抑郁症”的标签,而更愿意引领和陪伴他们感受挚爱、成功、快乐和幸福。
5.3 推动社会发展
    女性是一支伟大的人力资源,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中国女性也积极投身于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各项事业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妇女在整个就业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达45.4%,女公务员占公务员总数的40%以上,全国人大女代表占代表总数的21.33%,任国家领导人和省部级领导职务的妇女分别为8位和230多位;女企业家占全国企业家总数的25%,中国女企业家协会个人会员已达7000余人[24]。可见,女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社会制度和经济的发展,这更加需要女性保持健康的心理。积极心理学将自我效能、希望、乐观、韧性等积极心理元素整合,提出“心理资本”的概念。通过提高女性心理资本,可使其在工作中获得更大的成就,并赢得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尊重,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许清鹏, 陈龙. 不同群体SCL-90评定结果的比较.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4, 12(2): 171-173.
[2] 徐波, 季浏, 余兰, 徐霞, 陈作松. 体育锻炼对我国城市居民心理健康状况影响的研究.心理科学, 2003, 26 (3).
[3] 徐凌忠, 周成超, 王建新等. 威海市居民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6, 20(6): 394-397.
[4] 邱星元, 郑磊, 刘德坚, 许贤. 深圳市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2, 20(2).
[5] 樊富珉, 王建中. 北京大学生心理素质及心理健康研究.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1, 4:26-32.
[6] 李亚明, 吴品玉, 应芸. 已婚妇女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2, 10(5):362-363.
[7] 汤仕忠, 申红静, 蔡雄鑫. 248例亚健康者心理健康状态调查和测定方法的评价. 中国社区医学, 2004, 10(4): 2-28.
[8] 胡月. 当代女性心理健康干预的思考. 文章来源:大连理工大学, 胡,2007年11月7日.
[9] 葛鲁嘉, 陈若莉. 新时期女性的心理成长与心理健康. 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05, (2).
 [10] Park, N., Peterson, C., & Seligman, M. E. P. (2006). Character strengths in fifty-four nations and the fifty US states. The 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 1(3), 118–129.
[11] Seligman M E P, Csikszentmihalyi M. Positive psychology: An introduction.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0, 55(1): 5~14
[12] Dahlsgaard, K., Peterson, C., & Seligman, M. E. P. (2005). Shared Virtue: The Convergence of Valued Human Strengths Across Culture and History.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9(3), 203–213.
[13] Shimai, S., Otake, K., Park, N., Peterson, C., & Seligman, M. (2006). Convergence of Character Strengths in American and Japanese Young Adults.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 7(3), 311–322.
[14] Park, N., Peterson, C., & Seligman, M. E. P. (2006). Character strengths in fifty-four nations and the fifty US states. The 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 1(3), 118–129.
[15] Peterson, C., Park, N., & Seligman, M. E. P. (2005). Assessment of character strengths. In G. P. Koocher, J. C. Norcross, & S. S. Hill, III (Eds), Psychologists’ desk reference (2nd ed., pp. 93–98).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6] Peterson, C., Park, N., Pole, N., D'Andrea, W., & Seligman, M. E. P. (2008). Strengths of character and posttraumatic growth.
[17] Journal of Traumatic Stress, 21(2), 214–217. Park, N., Peterson, C., Seligman, M.E.P. (2004). Strengths of character and well-being.
[18] Alan C. Positive psychology: the science of happiness and human strengths. Hove and New York: Brunner-Rutledge of Taylor & Francis Group, 2004. 6~74.
[19] Suh E M, Fujita F. Events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Only recent events matter: Erratum.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6,71(5): 842.
[20] Srivastava A, Locke E A, Bartol K M. Money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It's not the money, it's the motiv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1, 80(6): 959~971.
[21] Buss D M. The Evolution of Happiness.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0, 55(3): 15~23.
[22] Seligman ME, Rashid T. Positive psychotherapy.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6; 61 (8) : 772-788
[23] 杨晓莉, 邹泓. 青少年亲子沟通的研究.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5, 3(1): 39-43.
[24] 陈至立在全球妇女峰会开幕式上的致辞,2010-10-26.

微信订阅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通讯录”,点击右上角的 “添加” 搜号码 jiankang3D 或查找公众号 3D医学健康云 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