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庆山教授—非精神科医生必须补上“心理课”
人的精神和躯体,是一个整体。在人类疾病的发展过程中,躯体和精神是相伴而行的。一种是精神心理因素长期作用于躯体导致的躯体疾病,比如高血压,其英文名叫hypertension,hyper意为“过度的”,tension意为“紧张”,言外之意,过度的紧张可导致高血压;另一种是躯体疾病导致的心理疾病,比如乳腺癌患者会失眠、多梦、恐惧,以致于进一步发展成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这属于心身疾病的范畴。
心身疾病是个很大的疾病谱,涉及消化、心血管、呼吸、内分泌、神经、泌尿生殖等近十个系统数十种疾病。尽管如此,但目前还没有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早在1979年,美国著名学者恩格尔就提出了医学模式要从“纯生物”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因为人是一个社会人,人类的健康是和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的,然而,在中国,实现这一医学模式的转变并非易事。
目前,非精神科医生对精神科问题的识别和处理能力仍令人担忧,大部分医生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比如,长了肿瘤就把它切掉;有高血压了,就使用降压药,把病人当成纯生物体来治疗,而忽略了两个重要因素——社会学因素和心理因素,这正是我们面临的医学社会学问题之一。很多非精神科医生在遇到带有精神症状的病人时,或无法识别病人的精神症状,或处理这些问题时不规范、不系统,结果令病人未能得到及时识别和有效治疗。
公开数据显示,我国注册精神科医生目前只有2万人左右,相当于65000个人当中才有1个精神科医生;在国际上,1000个人当中就有1个精神科医生。我国的精神心理疾病患者十分庞大,单靠精神科医生远远不够。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健康中国”的奋斗目标,在整体慢病管理中,心身疾病的诊疗是不可或缺的,因此,针对非精神科医生开展各种形式的精神卫生继续医学教育,是当务之急。要把这作为一项重点工程来打造,教会非精神科医生“三会”,即“会早期识别心身疾病患者、会处理心身疾病患者的精神心理问题、会及时转诊重性精神病人到精神科或精神病院诊疗”。做得好,我们就比发达国家走快一步,否则将永远跟在发达国家后面亦步亦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