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志付教授:病由心生与中医心身医学
导读:赵志付教授是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中医心身医学科创始人,中国心身医学专家。2015年8月19-22日,在英国格拉斯哥市成功举办了第23届世界心身医学大会上,赵志付教授做了“中国中医心身医学的研究现状”学术演讲,全面诠释了中医心身医学的概念、中医心身医学刚柔辨证理论的创立和发展。大会宣布,第24届世界心身医学大会在北京召开,赵志付教授担任会长。
今天分享的这篇文章,是赵志付教授近期在一场学术活动中的发言,从这篇演讲稿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医心身医学发展背景的思想精髓。
过去疾病主要是传染病和营养不良,大家都知道中国曾经被称为“东亚病夫”,因为传染病多。古人称为痨病,还有其他的传染病,死亡率很高。农村一般生5、6个孩子,死亡将近一半。我们家就是,我母亲生了6个孩子,最后剩下三个,都是麻疹和肺炎死的。
当时治不了,50年代就是这样。咱们国家形势是这样,世界的形势也是这样,现在有了抗生素,麻疹和肺炎没有什么难治的,所以现在死孩子很少。我从小在农村成长,农村有一个习惯,专门有一块埋小孩的地,还有一个埋女孩的坟地,那个大部分都是传染病死的。那个时候是这样子,现在农村没有了,城市里更没有了。
现在社会压力增多了,生活压力、心理压力,包括家庭的压力,学校的压力,工作岗位的压力,社会大环境的压力等,所以疾病谱从传染病和营养不良变成压力性疾病。压力性疾病,也就是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躯体疾病,也成为心身疾病。心身疾病绝不是精神病。
通俗来说,心身疾病本质上是一种躯体疾病,比如,一生气高血压了,一生气心梗了,一生气脑出血了,一生气癌症了。产(经商人员)、学(知识分子)、官(政府人员),这是中国的精英阶层。
一般都是心脑血管或癌症,基本都是这样死了。比如,同仁堂公司董事长39岁就死了。所以过劳病、过劳死,都是心老、心累。
所以中医把病因分为两类,一类叫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一类叫内因六过:怒、忧、思、悲、恐、惊。
所以中医的思想理念与现代的心身疾病、心身医学非常相符,心身医学要向中医寻找智慧。心身医学首先是一个广义的概念,讲求“心身并治”。一方面从生理上治,另一方面从从心理上治。再一个是狭义的概念,即治疗心身疾病的医学叫心身医学。心身医学最早起源德国,以后到美国、日本,从日本传入中国,传入中国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
最早一本书叫《心身医学入门》,是东京大学石传中教授写的,我研究心身医学比较早,懂日语,对日本文献比较了解。
关于中医心身医学我们的责任是什么?
对于心身医学,中医讲喜、怒、忧、思、悲、恐、惊,就是压力情志导致躯体疾病病,简言之,就是心身疾病。在中医院60%~70%都是心身疾病,包括内、外、妇、儿等15个系统都有心身疾病,占了整个60%~70%,西医院也占了50%~60%左右,现在医学要转变医学模式,过去生物医学模式那套,现在不是这样,生物医学模式还要,但还得加上心理社会综合的医学模式,也就是心身并治。
既治心,还得治身;治身,还是治心。
大家平常每天累心多,累身还是少,主要是烦心、操心、费心、担心,不安心等等,主要是这个问题,所以“病由心生”。中医说的“心”指的是七情,七情导致气乱。
癌症基本都是生气得的。今天被人整了,有的时候整人,相生还得相克,人生就是这样,不是相生就是相克。不是整人,人就整你,人和人之间基本是斗争的关系,和谐的时候少。社会关系中你斗我,我斗你,媳妇把婆婆斗了,互相斗的乱七八糟。
所以,我们认为疾病谱变了,医学模式必须变,变的时候不能是单纯的生物医学,一定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还要,必须加上心理和社会,心理调解是个人的问题,社会调解是集体的问题,都得调整,所以我们的责任就是要求心身并治,心身兼治,心身同治都行。
我们认为心身医学是由心到身,但是人与人之间不一样。比如,特别暴躁的人,张飞那样的人得了心身疾病是一个状态,林黛玉那样的人得心身疾病也是一个状态。过于刚过于柔都不行,因为刚柔得相济,阴阳得平衡。
我结合《易经》和《黄帝内经》的思想创立了一个刚柔辩证体系,将心身疾病一分为二,然后二分为四,然后到八,到十六。只要是心身疾病,按照这个纲领去辨证论治,效果都特别好。
其中这里面有很多疾病西医治疗起来可能效果不太好,我的体会是,中医绝对有非常好的前景,而且中医疗效是非常好的,中医能够看好西医看不好的病,而且中医的理论是中国哲学和科学结合的理论。
所以我认为中医的发展应该这样,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我们一定要做堂堂正正的,地地道道的中国人。中医的发展在这个基础应该以中医为主去发展,绝不是从属西医。
咱们在历史上有名的中医,比如孙思邈,100多岁,唐朝时期。再比如张景岳,明朝时期,这些人搞的特别好,我们现在为什么搞不好呢?
关键问题是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还有学术路线要调整一下,你不能认为中医不行了,中医要垮台了。
再一个学中医要有兴趣,像学京剧那样,热爱才学,不热爱不学。咱们教育上有问题,考不上重点大学才上中医学院,分不够上中医学院,来了根本不学。所以现在中医学院得转变思想,不愿意学中医,想办法愿意学中医。
中医的办法证明中医特别管事,特别有效。
所以,中医前景很好。我们应该自信,中医有中医的特长,西医有西医的特长和好处。我们中医和西医互相帮助,互相合作是可以的,不是谁吃掉谁的关系,不能从思想来讲我们非得和西医接轨,这是不可以的,不是一码事。
中医产生农耕时代,西医产生在化学时代,所以中医是象数易理,西医是化学物理,差距大了,是两码事。中医的发展还得按照中医的方式发展,年轻的时候得多积累,多看书,认真去做,中医肯定有前途,中医肯定能对中国和世界作出较大贡献。
我的发言结束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