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

当前位置/ 首页/ 3D医学与临床/儿科/ 正文

青少年儿童心身疾病与心理健康之关系探讨

 
世界卫生组织(WHO)给健康所下的正式定义是:"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种状况,而不仅仅是指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壮"。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同等重要,互为因果相辅相成。可以明确的说心理健康可以致使躯体保持健康,减少各种疾病的发生。反之心理不健康可以罹患各种心身疾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从小给予正确的喂养和卫生习惯的培养,共同促进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能达到预防和治疗心身疾病的实际效果。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全球共同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据 WHO 估计,全球大约有 1/5 的儿童和青少年在成年之前会出现或多或少的情绪或行为问题,其中只有不足 1/5 的患者得到了适宜的治疗。
 
 一、心身疾病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心身疾病是由心理社会因素为主要致病因素的躯体性疾病和躯体功能障碍的总称。心身疾病约占临床各科疾病总数的25%~ 35%。患心身疾病的患儿部分可向精神病边缘发展。有少数患心身疾病严重的儿童不能正常学习,实际上是由于本人与父母或教育者之间的人际关系不适应、不协调、性格缺陷等因素而发病。当心理不成熟、情绪不稳定,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等问题时,心理冲突与矛盾就会时有发生。他们内心既敏感又脆弱,很容易受到伤害,当不良的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与不良的个体心理因素交互作用时,就会导致心理平衡的失调。在儿童表现为各种生物功能、运动、社会、性格、语言等等行为问题,例如:遗尿、多梦、 睡眠不佳、屏气发作、咬拇指癖、注意缺乏多动障碍、哮喘、胃肠功能紊乱,偏头痛、肥胖症,甚至厌学等等,特别是目前 6 个大人围绕一个独生之女的小太阳工程偏激引导下,使得有的孩子在幼儿时过 于娇宠、任性或懦弱、胆小怕事,养成了人人为我,唯我独尊的恶习,形成了很多不良的生活习惯,即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更不利于今后的社会发展,这些问题在成长过程中,如果在儿童时期,给予正确的心理健康早期教育,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可随时间的流失自然减少和消逝,亦有甚者为成年期的心身疾病留下了隐患,也就是说:儿童心理健康及日后心身疾病有一定的因果关系,所以我们应注重心理健康的各种培养方式,从小对儿童行为方式有一个正确的引导,就可促进儿童身体、心理健康的成长。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与父母对子女的期望、教养方式、父母的变化、学习环境等显著相关。在这种环境下强调心理健康的早期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二、健康心理的培养方法
 
在美国,对于心理健康的干预首先强调积极的预防。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一定尽早抓起,科学喂养,培养从以下 3 方面着手: 1 良性习惯的培养:(1)应注重儿童有规律独自睡眠习惯,保持居室安静光线柔和,建立相对固定作息时间,婴儿利用固定柔和的乐曲帮助睡眠,不拍、不摇、不抱,尽可能保证充足睡眠时间。(2)注重生理饮食习惯:按时添加辅食,定时、定位,自己用餐,不偏食、不挑食、不吃零食及饭前洗手和礼貌用餐的习惯。(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婴儿始即应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包括:定时洗澡,勤剪指甲,勤换衣服,不随地大小便,3 岁后培养自己早晚刷牙。饭前便后洗手,不随地吐痰,不乱丢弃瓜果纸屑的良好品行和卫生习惯。 2 社会适应性的培养:儿童社会适应性行为,是各年龄阶段相应神经心理发展的综合表现,与儿童的家庭环境、育儿方式及性别、 性格和年龄有一定的关联。(1)应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婴儿独立能力。 自行进食、独立睡眠、穿衣、控制大小便,年长儿培养独立分析、 解决问题的能力。(2)控制情绪,增强意志、社会能力和良好品质的培养:当儿童情绪失控,发脾气或发生伤人等行为,常与家长的教育方式直接相关,故成年人应按社会标准或予以满足、或加以约束, 预见性的给予处理问题,减少儿童产生消极行为的机会,循循善诱 耐心的方法处理儿童时期的行为问题,可以起到减少对立情绪,培养儿童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增强其自觉、果断、自制的能力,增进了解周围环境和谐一致的生活能力。鼓励从小帮助他人,团结 互助、礼让他人,与人友好相处,倡导善良感恩的品德,并启发式向儿童提问题,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的兴趣,促进儿童思维能力的健康发展。 3 父母及家人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幼时即与父母和家人建立相依、相恋亲情的儿童,成年后多数会有良好的社会能力和人际关系,父母和家人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传身教、品行对 孩子的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榜样作用,父母及家人对孩子采取民 主的教育方式,启发孩子大胆而有分析思考的能力,培养儿童与人 友善的交往,则能增进孩子的心理健康,相反父母的望子成龙,揠苗助长的管理方式,经常打骂、训斥、则容易导致儿童缺乏自信心、 自尊心,凡事总认为自己做的都不对,他们的戒备心理往往对为人 处世产生不必要的误解,影响了正常的思维能力。
 
三、总结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对人的素质发展的作用,是由心理素质在人的整体素质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决定的。心理素质和生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人的素质整体。心理健康教育是整体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素质处于素质结构的中间层次,为生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心理基础。心理和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心理上的修养,体力的、道德的、审美的修养就不可能想象”。强调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特别是为智性素质的发展、德性素质的发展、美感素质的发展、身体素质的发展,培育了必要的心理基础。自我灵活性越高,心理障碍和心理问题就越少。心理健康的培养教育并非一蹴而就,一朝一夕简单方式的教育,家庭是社会的一细胞一分子,儿童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他们心理健康的成长,是构成家庭和社会健康稳定的重要因素,关系到全民族的身体素质。只有让全社会参与“十年数目,百年数人”的伟大工程,更多的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关注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才能有效减少一些行为问题和心身疾病的发生率,使儿童青少年身心愉快健 康的成长,成为我们国家未来的希望之星栋梁之材。



微信订阅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通讯录”,点击右上角的 “添加” 搜号码 jiankang3D 或查找公众号 3D医学健康云 即可。